VMware公司被Broadcom并购,产品组合和授权经过很大调整,吵吵闹闹,真真假假近日终于尘埃落定。接下来我们会把大家关心的变化点做个说明。
首先澄清一下,VMware的核心产品并没有被裁撤,大家熟悉的明星产品,vSphere, vSAN,NSX这些都还在,只是这些产品会以产品包的形式出现。
主要变化
这次的永久授权转订阅,Brocade采取的是一刀硬切的方法,之前购买的license不可以再购买续费服务了,之前购买的永久授权的客户在向订阅转的时候也没有折价折扣的说法。这一点很让人诧异,但Brocade就是这么底气十足。
至于产品价格呢,对于VMware的单一产品用户,如果只用vSphere,或者vSphere+vSAN的用户而言购买成本是上升的,幅度还不少。如果 你本来就没有每年续费,那么恭喜你,这么的授权调整可能二三年后才会影响到你。如果 你每年都续费的话,需要尽快向公司说明,多申请预算。
而如果本来你就是VMware的重度用户,购买了大量VMware的产品,非常重视安全,每年也还在续费。那么对你的影响可能不是太大,只是成本结构发生了些变化。
产品组合
现在VMware的产品相对比较简单了,就只剩下了四种,常卖的可能也只有两种。以前是按物理CPU为授权,现在按CPU的Core来授权。16个Core起卖,授权的颗粒度越来越细,以前论斤卖,现在论两卖。
Essention Plus
ess +配置最高就是96 core,只有订阅模式,面向小客户的,但价格上涨对小客户又不是太友好。
vSphere std 标准版本
同样会改为订阅,但不支持vSAN,只能使用传统存储。这个版本也有些鸡肋,好多企业版本功能没有。每年的订阅费用已经跟之前永久新购的价格相当了。但价格里包含了vCenter了,相对好些。很难想像哪些客户会使用这个版本。
VMware vSphere Foundation(VVF)
其实就是vSphere企业增强版本,现在客户使用最多的一个版本,这个授权里只带100GB的vSAN授权,根本不够,这100G就是个试用,真要部署vSAN的话,你需要再购买vSAN 的ADD ON。但你配置了vSAN ADD ON就有点iphone 标准版256G再加点钱就可以上iphone专业版128G的意味了。

VMware Cloud Foundation(VCF)
这个基本上是VMware全家桶了,不管你要还是不要的都统统给你。感觉前面三个版本的铺垫就是为了引导你上VCF。需要上vSAN的用户经过核算最好用这个版本。

采购场景
如果每年续费的用户以后只能购买VVF,VCF的订阅了。如果是vSphere的单一产品用户想集群扩容的话,可以永久跟订阅共存,但原来的永久授权还是没有服务的。如果是vSAN用户想扩容的话,那只能新购订阅了。

应对策略
脱保滑行
现有VMware永久授权的用户,如果成本敏感的话,原来的授权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就是没有原厂的技术支持,也无法补丁升级,版本升级。所以尽量要把VMware部署在一个网络隔离的安全环境,第三方MA也要提前买好(车辆脱保了,只能请一个老司机)。二三年后实在要版本升级了,再考虑VMware订阅,或者迁移到其他平台。
追加预算拥抱变化
如果 你极度重视安全,系统稳定性以及合规性,那么就不要折腾了,申请追加预算吧,跟随VMware的策略。你也不要抱怨VMware的成本上涨,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也别无选择,他们同样成本也会上涨。下面官方的公告可能会有助于你向公司说明情况:
迁移平台
如果你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成本的上升可能会让你失去竞争优势,也或者你是一个成长型的公司,部署在VMware上的系统并不多,那么你也可以考虑新建一个非VMware的私有云平台,逐步把业务系统向这个平台迁移。但在订阅已经流行,世界格局动荡不定的时代,新的私有云平台会不会也变成下一个VMware也不好说。毕竟屠龙少年变成龙的故事也不少见。
私转公
小规模企业是时候考虑上公有云了,本地部署的成本优势越来越低了。等哪天公有云的成本也已经是你无法承受的负担时,回头再找VMware,你也可能会转角遇到爱。
无论哪种应对都不建议使用盗版授权,在一个都用盗版的环境里是不可能有创新的,大家都盗版,那么国产基础软件就没有未来,因为再便宜的国产化软件也没有国外的盗版便宜。而且对于IT系统管理员而言,一个对知识产权都不重视的公司,你也不要指望他会重视你,出事儿你铁定就是那个背锅侠。